通用无人机网-无人机行业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

、无人机精准作业 ——智慧植保助力“虫口夺粮”

2023-4-3 14:05| 发布者:通用无人机网| 查看:100| 评论:0

摘要: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;健全基层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。   春耕时节,记者在益阳市赫山区、桃江县等地看到,植保装备正在“鸟枪换炮”,各地试验示范“天眼”监测、性诱剂“靶 ...

 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,强化农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;健全基层动植物疫病虫害监测预警网络。

  春耕时节,记者在益阳市赫山区、桃江县等地看到,植保装备正在“鸟枪换炮”,各地试验示范“天眼”监测、性诱剂“靶向”治虫、无人机“处方”作业等智能技术,编织“天罗地网”,让水稻害虫无处可逃。

  场景一

  “千里眼”监测,远程诊断虫情动态

  细雨绵绵,洞庭湖区春耕大忙。

  在益阳市赫山区笔架乡中塘村,一套虫情智能自动采集系统矗立田间,包括自动虫情测报灯、高清摄像头、小气候信息采集系统三部分。

  “这是省财政支持的项目。”当地植保技术员李锴员告诉记者,这套系统利用害虫趋光性特点,夜晚诱集昆虫入笼,远红外加热杀虫并自动烘干虫体。

  一般情况下,设备可以自动拍照、自动上传、自动识别,技术人员在手机上对昆虫的发生、发展进行观测和分析,及时预报害虫的发生期。

  赫山区地处南洞庭腹地,水稻年种植面积过100万亩,其中早稻40多万亩。受二化螟及迁飞性害虫的影响,“虫口夺粮”压力大。

  “如今有了虫情智能自动采集系统,病虫害防控可以远程‘诊断’。”李锴员一边查看高清摄像头一边介绍,系统实时监控病虫害发生状态,对水稻主要害虫进行AI智能识别,准确率逾80%;同时结合采集的气象因子,运用配套软件,形成预测病虫发生趋势模型图,让人一目了然。

  植保人员通过手机对虫情动态实时远程监测,等于有了“千里眼”和“听诊器”。赫山区植保植检站站长隆志方坐在办公室,点开病虫害监测管理系统,手机上清晰呈现监控记录,植保人员不用来回跑,虫情动态尽在掌握。

  场景二

  “性诱”测防,精确瞄准靶标害虫

  二化螟是威胁湖南水稻生产的主要害虫。多年来,防控水稻二化螟,植保技术人员想尽办法,采用频振式杀虫灯、风吸式杀虫灯等物理杀虫技术,虽然消灭了二化螟等害虫,但益虫也被无差别消灭。

  在桃江县石牛江镇万亩水稻示范片,田间安装了害虫性诱智能测报系统。县植保植检站站长、农技推广研究员丁朝辉说,这套系统针对靶标害虫,选择不同的性诱剂,做到一种诱剂精准测防一种害虫。

  “系统主要利用性信息素,吸引二化螟雄虫。”县植保植检站副站长莫长安用钥匙打开一个悬挂的铁皮箱,取出昆虫诱捕器,指着中间呈红色的塑料管介绍,这就是“诱芯”,缓慢释放雌性二化螟成虫的性信息素,雄虫沿着性信息素气味前来,晕头转向就掉入了“爱情陷阱”。

  铁皮箱上边还安装了天线,接入5G信号,连接到手机上。二化螟雄虫跌落“陷阱”,挡板自动记数,感应器传导,整套系统做到了集定向诱集、分类统计、实时报传、远程监测于一体,实现二化螟预警自动化、智能化。

  据田间调查,今年桃江二化螟越冬基数亩均虫量逾1.1万头,二化螟总体呈大发生态势。

  打好“虫口夺粮”攻坚战,桃江县植保植检站办点示范,大面积采用“性诱”技术,县政府支持采购性诱捕器1万套,诱杀靶标害虫二化螟。丁朝辉说,用好害虫性诱技术,可以精准预报、精准防控,实现病虫害损失率不超过5%。

  场景三

  开出“处方”,查打一体精准作业

  3月中旬,油菜花开时节。在桃江县石牛江镇九家塅村,刘永操作植保无人机正在打药。

  远远望去,这架无人机体积庞大。无人机作业的气流,吹得油菜花一阵摇曳,药水变成雾滴均匀喷洒,2分钟就完成了5亩油菜打药。自动返回换水,无人机稳稳降落在机耕道上。

  据介绍,这款“极飞”四旋翼无人机负载达50公斤,是目前农业领域负载最大的无人机。

  油菜播种密度高,用无人机打药高效便捷。刘永说,自己操作的这架无人机可在喷药前“开处方”,做到查打一体精准防治。

  无人机还能“开处方”?见记者将信将疑,他边示范边讲解,这架无人机配备多光谱摄像头、导航、自动避障等系统,可自主飞行拍摄、监测农作物健康状况。经过农田影像分析后,自动生成施药方案,这就是“开处方”。

  如果有病虫害,田里的作物表现不同。无人机通过对比正常图景,判断打药的多少,实现“查打一体化”。

  这款无人机可打药,也可用于智能化施肥。在手机上下载APP,点击处方图作业,输入面积、施肥总量等数据,后台操作执行命令,20秒可施完一袋肥。

  如果在水稻生长期施肥,无人机多光谱摄像头抓拍水稻叶片的颜色,比色卡判断禾苗是否缺肥、缺多少,做到施肥更精准。

  刘永介绍,目前能够实施“处方作业”的无人机还太少。随着这种机具增多,精量施肥、精准打药得到推广,有利于实现化肥农药双减量的目标。

  【湘经评】

  一看就懂,一用就灵

  张尚武

  “植保飞机治虫、施肥,太符合我们的需求了”“处方图作业,看庄稼打药,比‘老把式’还精准”“性诱靶向治害虫,我们非常喜欢”……日前,在益阳举行的智慧农机现场演示会上,许多种粮大户对植保新机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。

  这些新机具如此受欢迎,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机和农艺融合。在水稻生产中,植保是令一家一户最头疼的事。天有不测风云,田间虫情难辨,迁飞性害虫飘忽不定。如果肉眼可见庄稼遭受病虫害,意味着损失已经造成。

  人们常说,有收无收看天气,多收少收看植保。病虫害防治是个“技术活”,尤其需要掌握“火候”:精准测报、靶向治虫要求一刻不差,只有把药打在关键节点上,才能实现“虫口夺粮”。

  一直以来,植保技术员担当“庄稼卫士”,长期奔波在田间,熟悉各种害虫的习性,积累了病虫害防治的大量数据。通过这些数据的开发利用,“嫁接”北斗导航、物联网、5G通信、无人驾驶等新技术,植保新机具让农民“一看就懂,一用就灵”,抓住最佳时机,有效防控病虫害,夺得丰产增收。

  “智慧植保”加速推广,为农机农艺融合、农业转型升级探明更多实现路径。


路过

雷人

握手

鲜花

鸡蛋